讓生育、養育的過程
幸福多一點、焦慮少一點,
是不少年輕父母的心愿,
也是今年全國人大代表、
政協委員們的重點關切之一。
3月5日,
#建議取消生育支持的孩次差異#
沖上微博熱搜榜,引發網友關注。
據報道,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
在提案中呼吁“重視一孩”,
發錢獎勵生娃不能只給二孩、三孩,
一孩才是生育萎縮的主因。
這一建議隨即引發熱議
網友表示“十分贊成”↓↓↓
首先重視“一孩”
賀丹表示,
近年來各地陸續出臺了生育配套支持措施,
取得積極進展。
不過,
一些地區將政策投入
聚焦于二孩和三孩家庭的獎勵支持,
一孩生育作為保持和提升
總體生育水平的“基本盤”,
反而被忽視。
“一孩的養育體驗太重要了,
直接影響家庭的再生育決策。”
賀丹稱,
地方政府發錢鼓勵生娃
不能只關注二孩、三孩,
也不能只發給戶籍人口。
杭州網資料圖
由此,她提出建議:
取消孩次差異和戶籍限制,
堅持公平、包容、友好的生育支持導向。
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孩次差異,
從全周期、全過程的視角
設計生育支持政策措施,
避免出現一孩不補、二孩少補、
三孩多補的差異化遞進式支持政策。
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戶籍限制,
將生育支持政策與戶籍脫鉤,
保障流動人口享有與戶籍人口同等的政策待遇。
圍繞“沒人帶”“養不起”“生不出”等突出問題
建立和完善生育保險,
嬰幼兒照護補貼,
生殖健康服務等基本保障制度,
大力擴大生育保險的覆蓋范圍,
將嬰幼兒照護服務和學前教育
納入基本公共服務范圍等。
一些地方已經著手
為一孩家庭提供補貼
溫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就《溫州市戶籍人口一次性生育補貼發放辦法》公開征求意見,《辦法》明確,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分別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1000元、2000元、3000元。
如深圳市衛健委今年1月發布的《深圳市育兒補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生育第一個子女且辦理入戶登記的,三年累計發放補貼7500元;生育第二個子女三年累計發放補貼1.1萬元;生育第三個子女三年累計發放補貼1.9萬元。
長沙市于去年10月出臺《關于發放三孩育兒補貼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提到,對符合條件的家庭按其合法生育的第三孩(及以上)每孩次一次性補貼1萬元。
杭州網資料圖
減輕“養娃”負擔
針對如何減輕養娃負擔,
代表委員們也有不少建言。
——育兒階段可予補貼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老年醫學中心主任醫師甘華田建議,為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發放教育專項補貼,為第三孩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階段的免費教育。甘華田還建議,為平衡女性養育負擔,可考慮適度延長生育假,特別是男性的生育假期。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認為,應促進生育支持政策配套銜接,家庭育兒階段可給予稅收減免,在家庭購房、購車方面,給予優先優惠。此外,發揮社會保險的協同作用,經濟壓力較大家庭可以提前支取住房公積金和養老金的個人賬戶部分。多方降低家庭生育養育的經濟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
——加強幼兒園和托育機構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建議,國家層面應制定完善更多可操作的實施細則,提供政策支撐保障。比如,加大對幼兒園的建設力度,對0-5周歲學前家庭發放育兒補貼,為多子女家庭二孩及以上的孩子提供教育補貼。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首義律師事務所主任謝文敏建議,加強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鼓勵企業、工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整合自身資源開展寒暑托、課后托、全日托等類型的托管服務。